 |
 |
|
同聲傳譯介紹 |
|
 |
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口譯的一種形式,通常指的是譯員通過專用的傳譯設(shè)備提供即時口頭翻譯,即譯員通過話筒講話,聽眾通過耳機接收,這種翻譯形式可同時有幾種語言。這是目前國際會議上最常用的一種口譯形式,如聯(lián)合國大會就有六種語言的同聲傳譯。
同聲傳譯的優(yōu)點是時間效率高,有利于聽眾對發(fā)言全文的理解。因為聽眾不必像聽交傳那樣,思緒不時被翻譯的介入而打亂,時間也會節(jié)省近一半。在國際會議上的發(fā)言,一般速度是每分鐘100至150個字,這意味著同聲傳譯須以二三十倍于筆譯的速度工作。
同聲傳譯的過程大致分為聽、譯、說三個步驟。三個步驟并非同時進(jìn)行,盡管其時間差別只不過幾分之一秒,但在實際工作中,這些步驟通常是相互重疊的。同聲傳譯通常是2~3人一組,每人15-20分鐘交換一次。連續(xù)工作三個小時,休息一兩個小時后再工作三個小時。
同傳設(shè)備的質(zhì)量,是同傳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體請參閱同傳設(shè)備租賃頁面。
|
|
同聲傳譯時,在有限的時間之內(nèi)(不超過一個句子)必須處理大量的信息,因此,對于哪些是不能遺漏的信息應(yīng)先有認(rèn)識。換言之,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注意在集中于哪些信息必須面臨選擇。 |
|
——楊承淑《口譯教學(xué)與研究:理論與實踐》(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
一個好的同傳譯員在任何情況下均應(yīng)盡量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快而不亂,有板有眼。聽眾對這樣的譯員容易有信任感。 |
|
——張維為《英漢同聲傳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
|
同聲傳譯領(lǐng)域 |
|
 |
為各種規(guī)模會議的兩種或多種語言的同聲傳譯;
耳語口譯和接力口譯(法庭或特定客戶);
為客戶制訂口譯解決方案;
同聲傳譯設(shè)備租賃。
|
|
|
同傳報價 |
[單位:人民幣元/人/天] |
|
 |
語種 |
價格 |
英語 |
5,000
- 9,000 |
日語/韓語/德語/法語/俄語 |
6,000
- 12,000 |
|
|
說明: |
1、 |
同聲傳譯按工作日計費。不足一個工作日的,按一個工作日計;同聲傳譯(組)工作日按6小時計。 |
2、 |
外埠出差,客戶須另外支付譯員及項目管理人員(如有需求)的交通、食宿、保險等費用。 |
3、 |
同聲傳譯每次至少兩名譯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