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簡體中文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我們
服務項目
專業(yè)能力
翻譯技術(shù)
人才招聘
翻譯價格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我們
經(jīng)營理念
公司資質(zhì)
典型客戶
翻譯實力
管理團隊
質(zhì)量保證
翻譯流程
保密制度
翻譯語種
首頁
>
關于成都博雅翻譯
>
行業(yè)新聞
不能因英文翻譯而降罪于“龍”
2006年12月6日 成都譯網(wǎng)-成都翻譯網(wǎng)-成都翻譯公司 瀏覽選項:
顏色
Black
Red
Yellow
Pink
Green
Orange
Purple
Blue
Beige
Brown
Teal
Navy
Maroon
LimeGreen
出處:
中國形象標志將來可能不再是“龍”,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公共關系學會副會長吳友富教授領銜,重新建構(gòu)和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立項。據(jù)悉,這個課題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國國家新的形象標志,很有可能將被國家有關部門采用。
     筆者作為一個“龍的傳人”,看到這條新聞時瞬間經(jīng)歷了三段情感歷程:先是疑惑——究竟怎么回事?繼而是憤怒——簡直豈有此理!最后還是困惑——這樣的課題竟然還能立項?
     據(jù)悉,改變中國“龍”標志的原因是:“龍”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褒垺钡男蜗笸寣χ袊鴼v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由此片面而武斷地產(chǎn)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lián)想。——這簡直就是豈有此理!確實,“龍”本是我們祖先獨創(chuàng)出來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圖騰產(chǎn)品。“龍”是飛翔于中國人精神圣地的神物,并不是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的某種動物。與西方人作為惡獸的“Dragon”并不對應。換句話說,把 “龍”翻譯成“Dragon”并不十分妥當。但這只是翻譯的問題,為中國“龍”重換一個英文翻譯也許是必要的,但哪有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的道理呢?
     顯然,因英文翻譯而降罪于“龍”,祖先倘若在地底下聽見了,也一定會跳起來反對。其實,因外國人對“龍”產(chǎn)生的一些所謂“不符合實際的聯(lián)想”,而決定 “龍”的生死命運,是這些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專家們典型的奴性自卑。一個自信的民族是無須懼怕別人誤解的,成語不是說“身正不怕影子斜”嗎?美國人怎么就不怕外國人對“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鷹產(chǎn)生“不符合實際的聯(lián)想”呢?何況,“龍”早已是中外普遍認同的中國標志,中國龍的形象已經(jīng)被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隨著世界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jīng)見識過真正的中國龍。因此,外國人對中國龍產(chǎn)生的“不符合實際的聯(lián)想”,恐怕遠不及專家們出于奴性自卑而產(chǎn)生的“不符合實際的假想”多。
     與專家對外表現(xiàn)出的奴性自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對內(nèi)表現(xiàn)出的狂妄的理性自負——由幾個人組成的課題組竟準備重新塑造一個中國新的形象標志!這讓我想到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負》中提出的“可怕的理性自負”。知識確實有巨大的力量,當代文明足以證明這一點,這是“精英”的理性資本和話語優(yōu)勢。但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知識是以分散的形式儲存在個人的頭腦中,永遠不可能集中到哪位圣哲或偉人的頭腦中去。就像我們無法選擇歷史一樣,民族圖騰也是不可以進行“理性設計”的。重塑“能夠真正代表當今中國形象”的標志物和載體的企圖,不管出于何種高尚的動機,都是建立在危險的知識自負基礎上。
舒圣祥
(本文已被瀏覽 2338 次)
關于我們
服務項目
專業(yè)能力
翻譯技術(shù)
人才招募
在線詢價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9 成都博雅
翻譯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