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外合作辦學學歷學位認證的盲點
近年來,隨著留學方式的日益多樣化,越來越多的機構提出了中外合作辦學學歷學位認證的概念。具體就是指,就是國外的大學通過與國內院校聯(lián)合開展中外合作辦校的專業(yè)設置、授課內容、教學質量等進行考察評估后,承認其學歷,并按相對明確的標準給與這些學校的畢業(yè)生學分減免。這個概念的提出,對于希望出國專升本大專畢業(yè)生,等于開辟了一條新的快速通道。但以此同時,也面臨著其他問題。據(jù)本網(wǎng)負責留學生國外學歷學位認證辦理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依然有很多大專生并不認可這種模式,在對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歷認證認識上存在一定誤區(qū)。不少留學生及家庭依然希望出國直接完成碩士學位,認為先專升本、再讀碩士從時間和資金上都劃不來。其實未必。目前大專畢業(yè)生一般都需要先讀1年的碩士預備課程,再讀1-2年的碩士課程(根據(jù)不同國家),但是如果你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jīng)驗,個別學校個別專業(yè)你可以直接讀碩士。如會計、IT、市場營銷等。
然而,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的方式先專升本再讀碩士,一般先讀本科1-2年,再讀碩士1-2年,全部時間3-4年。與直接完成碩士的時間相近或差1年。但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面卻廣得多,學生可以選擇綜合排名相對較好的學校;而且可以獲得學士、碩士兩個學位。而直接讀碩士一般學校排名都比較后面。所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學歷學位認證是不靠譜的。
此外,中外合作辦學的留學生們還要走出一個盲點,并不一定只有“對口專業(yè)”才能轉學分,只要專業(yè)有一定的相關性,如商科專業(yè)的會計和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與一般的商業(yè)管理等,通常都可以得到1年到2年的學分認可。